护理操作流程管理对提高耳鼻咽喉科低年资护士
低年资护士刚踏入职场不久,工作时间短,缺乏一定的护理操作实践经验,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出现护理缺陷,面对突发状况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处理,护理质量不高,容易出现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1]。为了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质量,该院耳鼻喉科实行护理操作流程管理,旨在提高其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区管理、消毒隔离、专科器械使用等方面的能力[2],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使耳鼻喉科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现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在该院耳鼻喉科工作的60 名低年资护士的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在该院耳鼻喉科工作的60 名低年资护士,通过电脑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各30 名。对照组男护士 2 名,女护士 28 名;年龄 20~28(25.)岁;学历:中专8 名,大专17 名,本科及以上5 名。观察组男护士 1 名,女护士 29 名;年龄 21~27(25.)岁;学历:中专7 名,大专19 名,本科及以上4 名。两组护士的学历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进行对比研究。
1.2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士长在工作间隙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各项指导与培训,包括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患者就诊及检查、病情观察、住院流程、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患者生命体征监护、耳鼻喉科疾病类型及病因、治疗与护理相关知识、鼻腔冲洗等操作规范、并发症的救治、急救知识、健康教育、专科器械使用、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预防等[3]。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操作流程管理:①组织学习护理操作流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科室成立护理操作流程管理小组,按照科室的实际性质、工作要求、工作制度、患者的疾病及康复需求等分析当前护理方面存在问题,明确需要进行优化的护理操作流程。小组组织全体低年资护士学习护理操作流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如概念、目的、意义等,提高其对护理的理解,端正护理服务态度。②重新设计护理操作流程。找出护理存在的问题后,小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开展会议,内容环绕重新设计护理服务展开,改革不合理的护理操作流程,对其进行优化,将多余的护理操作环境取消,设计新的护理服务项目。初步设计完毕后告知全体护士,经过集体讨论及修饰且经全体同意后实施新的护理操作流程。③实施护理操作流程管理。使用鱼骨图的形式将各类型的护理操作流程打印装订成册,分发给各个班次的护士,让其熟悉自己的职责,按要求给予患者护理操作,比如责任组长需要掌握健康教育、床头交接班、病重患者的急救措施、应急预案、常规护理操作技术等内容,药疗班护士需要完全掌握药物的配置、药物注射、抢救仪器的使用及保管等内容[4-5]。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护士需要将耳鼻喉科各类护理流程熟练掌握,以便于提供更佳的护理服务给患者。④巩固、完善护理操作流程管理。归纳、总结护理操作流程管理的实际实施情况,推广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有利于建立护患关系的护理行为,针对其再一次进行巩固与完善,规范特殊流程如住院患者的跌倒防范管理、压疮患者安全防范等流程;在开展护理操作流程管理的过程中,科室要鼓励低年资的护士用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将自己的疑惑,对于问题及时纠正;科室定期开展护理操作流程管理讨论会议,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患者新的护理需求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完善。
1.3 观察指标
由科室20 名医生对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病区管理、消毒隔离、专科器械使用5 方面,均为10 分制,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治疗越高;统计护理管理效果,包括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发生概率越低,满意度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6]。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别 基础护理 护理安全 病区管理 消毒隔离 专科器械使用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7.(9.)*2.81<0.05 7.(9.)*3.45<0.05 8.(9.)*3.86<0.05 7.(9.)*2.76<0.05 8.(9.)*2.81<0.05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改善耳鼻咽喉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