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谈声乐演唱中喉头的稳定与控制

喉头是人的声源体,演唱的成败与喉头是否稳定有着重要的关系。歌唱者在演唱时所用到的声带在喉头里,喉头并不是在一个位置上固定不动的,而是能够随着人的呼吸动作上下游动。我们平时吞咽食物时,喉头随着吞咽动作上提;打哈欠时,喉头随着哈欠的打开而下降。本文对喉头的生理结构展开研究,从理论的角度对发声方法做出叙述,希望对歌唱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一、喉头的相对稳定

我们在歌唱发声时要求喉头的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在演唱过程中,随着开口与闭口的运动,喉头位置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声乐艺术是音乐和语言的艺术。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强调字正腔圆,要求咬字吐词清晰准确。做歌唱发声的“五音”“四呼”的咬字动作时,喉头肯定会随着语调的高低和母音的变化做相应的移动,当然这种动作是细小微弱的,是在喉颈部中间做相对稳定的细微移动。总的来讲,在歌唱发声时,喉头应该处于放松的稳定状态,不能因为咬字吐词影响喉头的稳定。歌唱的语言与生活中的语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要利用共鸣来扩大、美化声音,而咽腔共鸣的扩大和稳定就取决于喉头的稳定。所以在发声时,咬字吐词虽然要影响喉头的稳定,但应该是在喉头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稍作微动。喉头大幅度地上下移动,既影响声音的共鸣效果,也影响声音的质量和声区的统一。

同时,喉头的稳定也起到了声带向下挡气的作用。挡气能加强呼吸的支撑作用,形成积极的呼吸发声状态。可见喉头的相对稳定在歌唱发声中对歌唱气息的积极支撑、咬字吐词的清晰灵活、声音共鸣的发挥扩大和声音音色的圆润丰满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演唱中如何做到使喉头相对稳定

喉头的不稳定是不少人在歌唱发声中要解决的问题。许多青少年在青春期变声时,由于喜欢打闹喊叫,结果导致声带负荷过大,只有靠上提喉头大声说话、歌唱、喊叫,这样就养成了唱歌跑喉头的习惯。也有少部分人(男生居多)由于青春期声带在短时期发育较快,因发声困难而养成压喉的唱歌习惯。这两种情况纠正起来都有一定困难,所以在训练中必须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会有所改善。

喉头上跑者可以每天先做多次张大口吸气和打哈欠的动作,体会喉头放下的感受,然后保持吸气和打哈欠的状态在中声区轻声发“a”母音,最好是边打哈欠边发“a”音体会。如果喉头能放下来,说明喉头上跑得还不厉害。如果放下来有困难,可以用保持吸气和打哈欠的状态在低声区练习发“u”母音。先在低声区反复练习,待喉头基本稳定后再练中声区,直至高声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在低声区练习还没有效果,就只能动“手术”了。所谓手术就是用手帮忙练习发声,在低声区保持吸气和打哈欠的状态时发“u”或“a”母音,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卡在甲状软骨的上方两侧制止喉头上跑。这种练习每天坚持几分钟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也不可多做,以免损害颈部肌肉。

对于压喉者来说,严重的也可以用手指帮忙推喉头去发声。一般可以轻声练习“i、u、ü”母音。要求在练习时想到声音在鼻腔上前方集中发出来,特别是发“i、ü”这两个母音时,声音集中、明亮,位置较髙,可以避免声音压喉。注意发声时一定要轻,浮一点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会有一定效果。

从整体上说,歌唱发声时要求喉头稳定是歌唱发声、呼吸、共鸣、咬字吐词的需要。发声时喉头的稳定状态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喉头稳定的部位也会稍有偏差,总的目的是为了使喉咙打开,气息饱满、共鸣充足、声音流畅,令歌声悦耳动听。

1.熊卫:《歌唱中喉头的稳定与控制》,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刘蓉惠,吴小兰:《歌唱思维的训练》,《艺术教育》,2012年第8期

上一篇:谈声乐演唱中喉头声带的发声机能与状态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