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混合学习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

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面授教学、纸质书面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混合学习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本课题即对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实习生应用混合学习方式,探讨其可行性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56例作为实验组,均为女性,年龄(22.)岁,其中本科28例、专科28例。另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50例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1.)岁,其中本科27例、专科23例。两组护理实习生知情同意进行本次研究,且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传统学习 对照组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学习,时间均为4周。第一周:熟悉病房环境及职业防护,了解各班职责;指导口腔护理、鼻导管吸氧、雾化吸入护理操作;安排讲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介绍。第二周:指导鼻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浅静脉留置护理操作;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围手术期宣教。安排讲课:常见气管套管介绍及喉癌患者护理要点。第三周:指导气管套管更换纱布垫及消毒气管套管护理操作;掌握气管套管意外拔管急救处理流程;安排讲课:突发性耳聋疾病介绍、耳鼻喉科常见检查报告解读。第四周:参与喉癌或扁桃体术后护理疾病查房,完成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

1.2.2 混合学习 实验组采用混合学习,即微课网络教学。构建微课应用系统,系统包含3块内容:第一块为课程资源模块。通过查阅文献、互联网搜索,确立微课主题并制作微课。要求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大纲结合临床常见问题为原则。内容包括: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及特征;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的围手术期宣教与护理;③喉癌患者的护理要点;④气管切开术后的观察要点及护理;⑤突发性耳聋的护理要点;⑥甲状腺术后的护理要点;⑦气管套管更换纱布垫及消毒气管套管操作视频。第二块为信息交流模块。师生可进行在线提问与交流,并将学生参与的在线学习的进度、时间、流程等数据进行汇总。第三块为考核模块。完成对学生基本资料的收集及问卷调查,并进行在线成绩测评。

1.2.3 质量控制 ①成立课题小组。本次课题小组共6人。5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士,其中2名成员为副主任护师,3名为主管护士,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1名为高级网络工程师。②会议集中讨论。通过前期、中期及后期3次集中交流,及时反馈课题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课题的科学性与严谨性。③控制样本干预。入组的学生均为首次安排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首次接触气管切开护理及操作。排除在ICU及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参与该操作的学生。避免选取同一大专院校的护理实习生,保证样本量之间不受干扰。④若护理实习生因身体不适等原因请假3 d以上,该样本做排除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测评方法 ①自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知识测评表。通过总结护理带教中的重点与难点自行编制,用于护理实习生的实习出科考试。共包括15道单项选择题,5道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总计100分。内容涵盖喉癌术前准备用物、气管切开护理要点、声带息肉、扁桃体炎症、中耳炎等疾病症状及健康宣教要点等知识,用于测评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②操作考核:按气管切开术后换药操作考核(总计100分)及消毒气管套管操作考核(总计100分)标准[1],对学生进行气管套管更换纱布垫、消毒气管套管操作考试,用于测评学生操作掌握程度。理论与操作测评均由1名护士完成,安排在出科前1~2 d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理论与操作考核得分比较/分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消毒气管套管操作考核94.*92.组别 理论考核实验组对照组89.*80.气管切开术后换药操作考核93.*89.

由表1可见,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自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知识测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5),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气管切开术后换药操作考核成绩和消毒气管套管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0、-2.18,P均<0.05)。

上一篇:案例式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的初步
下一篇:没有了

Top